十年之际看健康中国战略的伟大:从“共生健康学”到“数字中医”的全民健康革命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当前位置: 首页 -

十年之际看健康中国战略的伟大:从“共生健康学”到“数字中医”的全民健康革命

2025-04-20 17:34

来源:中国网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字体:

十年之际看健康中国战略的伟大:从“共生健康学”到“数字中医”的全民健康革命

——论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如何以“五脏平衡”理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之路

一、健康中国2030:一场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现代化变革

2016年,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正式发布,标志着中国将“全民健康”上升为国家战略。十年来,这一战略不仅重塑了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,更开创了“以健康促发展”的中国特色现代化路径。其核心逻辑在于:

1.从“治病为中心”转向“健康为中心”

传统医疗模式聚焦疾病治疗,而健康中国战略强调“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,推动健康管理关口前移。基层医疗机构普及“治未病”服务,慢性病筛查覆盖超10亿人次。

2.从“医疗资源不均”转向“全民健康覆盖”

通过医保改革、分级诊疗、远程医疗等手段,缩小城乡、区域健康差距。截至2023年,中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%以上,人均预期寿命增至78.2岁。

3.从“单一卫生治理”转向“全社会健康协同”

健康融入所有政策(HiAP),环境治理、体育健身、食品安全等多领域联动。“蓝天保卫战”减少呼吸道疾病,全民健身计划使经常锻炼人数超4亿。

健康中国的本质,是以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,夯实民族复兴的生命力基础。

二、理论创新:共生健康学——重新定义健康水平

在健康中国实践基础上,中国学者提出“共生健康学”理论,突破传统健康评价体系,认为:“健康是人体五脏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能量动态平衡,人与社会、自然和谐共生的适应状态。”

1.五脏能量平衡:中医智慧的科学化表达

心(火):主导血液循环与情绪,失衡易引发心血管疾病或焦虑。

肝(木):主疏泄与代谢,长期压力导致肝郁,诱发免疫紊乱。

脾(土):关乎消化与能量转化,现代人脾虚普遍,与糖尿病、肥胖高发相关。

肺(金):关联呼吸与免疫力,空气污染与肺病呈正相关。

肾(水):决定生命力储备,熬夜、过度消耗加速衰老。

结论:通过调节五脏能量平衡(如中医药、情志调理、环境适应),可系统性提升健康水平。

2.共生健康三大维度

个体内共生:五脏协调(如“心肾相交”改善睡眠)。

人际共生:社会关系和谐(孤独感增加心血管风险)。

自然共生:生态环境健康(PM2.5每降低10μg/m³,人均寿命增加0.6年)。

三、科技赋能:数字中医算法如何量化“五脏平衡”?

为实现精准健康管理,中国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,构建了“数字中医健康云平台”:

1.数据采集:多模态健康画像

穿戴设备:实时监测心率(心)、睡眠(肾)、步态(肝)。

舌面脉诊仪:AI图像分析舌苔(脾)、面色(肺)。

基因与环境数据:结合遗传易感性和居住地污染指数。

2.算法模型:五脏能量指数(5E-Balance)

通过10万例临床数据训练,算法可计算个体五脏能量值(0-100分),并给出干预建议:

肝郁指数>70→推荐疏肝茶饮+正念减压课程。

脾虚指数<50→触发社区营养师上门服务。

3.实践案例:西安“社区三高风险防控工作站”工程

2024年试点覆盖10万居民,使高血压、糖尿病发病率下降12%。

成本效益分析:每投入1元预防,减少6元医疗支出。

四、健康中国与民族复兴:长寿时代的核心竞争力

健康水平的提升,正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:

1.经济价值:

健康规模突破16万亿元,催生“银发经济”“精准健康管理”等新增长极。劳动者健康寿命延长,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。

2.文明价值:

中医药文化借助数字化走向世界,全球超1亿人使用中医AI健康助手。“共生健康”理念为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新范式。

3.战略价值:

国民健康是综合国力的基石——14亿人的健康,就是14亿份生产力与创造力。

结语:健康中国的下一个十年

从“治病救命”到“全民健康”,从“经验医学”到“数字中医”,健康中国战略的十年实践证明:“五脏平衡则人身健,众生和谐则天下安。”

未来,随着量子计算、脑机接口等技术的融合,“共生健康学”将进一步改写人类健康定义。而中国,正以这场“健康驱动的现代化革命”,向世界昭示:一个民族的复兴,必始于其人民的强健;一个文明的繁荣,必根植于生命的智慧。

(作者系陕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贾宏雄)

【责任编辑:钟耀】
返回顶部